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画廊
知鱼堂画廊
 
 
 美术馆之友
 开放时间
 门票
 办展指南
 地理位置
 
 
 
 友情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北京画院
 
 

·标题:杰出的人民画家徐悲鸿
·作者:
·发布人:管理员
·日期:2010-10-22

杰出的人民画家徐悲鸿

在北京电视台作徐悲鸿逝世十周年讲座

 

  (各位观众:徐悲鸿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杰出的画家,也是卓越的艺术教育家。他的一生给中国绘画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创作,他的作品表现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内容,在艺术创作中形成了富有民族气派的独特风格,今年是徐悲鸿先生逝世十周年,我们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人民画家,特请画家郭味蕖先生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徐悲鸿先生是一九五三年九月二十六日逝世的,今年已是整整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位人民画家,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他的艺术创作和成就,作为对悲鸿先生逝世十周年的哀悼。

  悲鸿先生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从小就跟着父亲徐达章先生学画,由于他奋发好学,刻苦钻研,对祖国绘画理论有了深厚基础。又在国外苦学八年,从世界优秀的艺术遗产中得到了实际的启发,在技巧方面,获得了广泛的经验和锻炼。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悲鸿先生不仅继承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并且吸取了西洋古典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技巧,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表现了高度技巧和浓厚的民族特色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我国辉煌的绘画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

  悲鸿先生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徐悲鸿先生很重视素描练习,他对于素描有极深厚的功力,他给我们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素描,这是我们极珍贵的艺术遗产。在徐先生的素描作品中,有习作,有创作草图,有速写,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现在来看看他这些素描,无论是人体人像,从形象的正确到表现技法的净练,都说明了悲鸿先生在深入观察和理解对象方面的严肃和努力。

  悲鸿先生又是一位极力主张继承和发扬民族绘画传统、力求革新创作、表现现实生活的战士。他在继承绘画遗产方面,认真学习和总结了前代巨匠们的艺术智慧,批判地继承了经验,藉以开扩胸襟和锻炼笔气。他在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理论方面,一贯坚持生活实践,主张用写实手法,努力推陈出新。

  在他的中国画上所表现的特征,是取材有明确的目的性,主宾分明,色调对比和谐,线描净练有力。在用笔方面,大笔淋漓,气象万千,落笔鹏搏海怒,不可遏止,而缜密处,又表现了诗意的婉净明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他的著名作品如《漓江春雨》、《新生命活跃起来》,无论在思想性方面或技法出新方面都显示了时代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悲鸿先生又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画家,他始终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放前他曾满腔热情地积极支持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的斗争,始终坚持民族正义。解放后,悲鸿先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担起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重担。领导学生下乡下厂,体验生活,要求以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来武装自己,以最好的艺术为广大的人民服务。坚持教学,一直到逝世前还在勤奋地创作。这是他生前没有能完成的作品《鲁迅和瞿秋白的会见》,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对新社会的热爱。
从悲鸿先生一生的作品看,可以充分说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画家。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严密的构思,而且大都是有所感有所指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部分代表作品:

  《田横五百士》是一幅很成功的作品,内容是描写历史上田横不投降汉高祖的故事。田横是秦代末年齐国的旧王族,汉高祖统一天下后,要田横归降,田横坚贞不屈,自杀殉国,他的五百个战友,听到田横死了,也全部自杀,没有一个投降。

  这幅画,描写了田横将要离开海岛和战友们告别时的情景,画面给人以悲壮的感觉。创作这幅画的当时,反动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作者企图通过这幅画来歌颂中国人民从古以来所推崇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质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以鼓舞人们的抗战决心。

  他的另一幅油画创作《徯我后》,作于1930—1933年。这是用《书经》上的“徯我后,后来其苏”这句话来创作的。它的意思是“为什么偏偏后到我们这里来呀,如果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说的是商代最后一个暴君商纣统治之下的人民不堪其暴虐,希望周武王带兵打过来解救他们。画面描写的是农民苦于干旱,盼望下雨。画家创作这幅画是用它来象征人民殷切盼望获得自由、幸福的心情。这幅画无论从取材内容到构图用色,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中国画《九方臯相马》,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马的形象有变化,通幅构图简净有力,给人以极为辽阔的感受,用笔用线生动而有韵律。

  《愚公移山》,非但在取材内容方面有教育意义,在构图造意方面更是大胆突破了前人常规,创造了宏大的场景,有力地表现了劳动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在人物描绘中,通过不同年龄、不同面貌,表现了人物的精神状态。用笔有韧力,用墨用色俱有显明对比。

  画马是悲鸿先生的专长,他一生中所画的奔马、立马、饮马、群马,都是活灵活现。他的画马是在客观现实基础上,而又重视笔墨意境的追求。他以纯熟圆劲的笔锋,要求在浓淡晕染之间,极尽变化。有神气,有韵味,表现了马的动态和无限生命力。

  悲鸿先生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他一生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也像他自己所画的奔马一样,永远是勇往直前。


                                                                                 (1963)

 

返回>>

COPYRIGHT @2010 郭味蕖美术馆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西街1048号 电话:0536-8361134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