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旧年画录略 ·作者:郭味蕖 ·发布人:管理员 ·日期:2010-12-12 旧年画录略 一、桃花坞 画题(一)苏州阊门图(又名苏州城内外图) 内容大竖幅,主要是写苏州阊门之繁荣,构图极为繁重,市肆栉比,人烟稠密。苏州城位于图版的上中主位,城外石桥横跨,桥左右舟楫画舫、庶民杂业,远处危塔高矗,楼阁隐显,一望平畴,烟岚掩映。画面布置,利用西洋的俯瞰透视法,远近光暗、阴影,都十分重视。图版上右题长句: “万商云集在金阊,航海梯山来四方,栋宇翚飞连甲第,居人稠密类蜂房。繍阁朱甍杂绮罗,花烟柳市拥笙歌,青驄画舫频来往,櫛比如鳞贸易多。不异当年宋汴京,吴中名胜冠寰瀛,金城永固民安堵,物阜时康颂太平。甲寅秋七月,宝绘轩主人并题。” 上左题:“三百六十行。”(隶书) 按甲寅为雍正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四年)。 发行刊记: 附记日本冈田芳三郎藏。竖三尺六寸一分,横一尺八寸六分。见《美术全集别集》。 (二)姑苏万年桥 竖版,构图以万年桥为主体,位于图轴之正中,下写阊门内市街景物,上段写阊门对岸市街,商店鳞次栉比,桥上正有一贵官通过,前有鸣锣开道,以及手执伞扇等仪杖侍从数十人,贵官坐肩舆车后,桥下有画舫及商船往来。描绘主要西洋俯瞰透视法,强调光暗阴影及浓淡之对比,十分成功,题在左上角: “姑苏万年桥,辛酉春日仿大西洋笔法,墨林居士。” 下右角有发行商号刊记。按辛酉当推为乾隆六年(公元一七四一年)。 桃花坞张星聚发客。 (三)姑苏万年桥 大竖版,构图与前幅略异。图版上段三分之一处为长题,下为图画。图上段写万年桥左右殷盛景色,下段写阊门内市街市民往来络绎的繁荣情形。桥上有贵官通过,城内亦正有贵官鸣锣开道通过。并且桥的左右河中,正有许多龙舟在竞渡,布局用西洋俯瞰法,手法大致与上两幅相同。上题七言句: “姑苏城外锦成堆,商贾肩摩云集来,最是南濠繁盛地,万年桥上似登台。虹跨胥桥真大观,讴歌载道万民欢,康衢鼓腹承平日,赋税先输乐考磐。甲子春三月既望,桃溪主人画并题于墨香斋中。”“南村。”(小印) 按甲子应推为乾隆元年(公元一七四四年)。 日本冈田芳三郎藏。竖三尺五寸八分,横一尺八寸。 (四)山塘普济桥 竖幅,构图以普济桥为主题,位于下方,远处写山塘风景,上面虽然写着仿西洋画法,但这一幅画,又含有旧山水画的方法和风格。题在左上: “山塘普济桥。中秋夜月,仿泰西笔法,桃坞杏涛子。” 下有发行刊记,已不可辨识。 (五)西湖十景图 竖版,构图以孤山为主题,位于图版中幅,下为白堤、保俶塔,上段写岳坟、苏堤以及南北高峰,结构紧严,刀刻亦极为精缜。上题: “西湖十景图,写于吴门嘉树轩,钱塘丁应宗。” (六)西洋剧场图 竖幅,构图及透视,纯师西洋画法,大胆利用焦点透视,光暗阴影,浓淡显明,刀法线条等等,是深受西洋铜版画影响的产物。无题。 (七)雪中送炭图 竖版,图中构图大致可分三段,上段写雪江独钓,中段写和靖观梅,下段写雪中送炭,但并非格为三幅。是西洋铜版画和中国山水画的混和产物。以细线作板地,以衬出阴云雪景,题在上: “雪中送炭。密雪乱飞窗隙,彤云寒勒梅梢,恍疑天阙满琼瑶,一定青山白了。压竹栖乌不定,打松舞鹤分飘,有人乘兴泛兰桡,饮酒拥炉歌浩。右调西江月偶题于一草亭,桃坞主人。” 中段又有小题“和靖爱梅图,归鹤轩”。 下段题“雪中送炭,偶写于一草亭”。 竖版,图版下段为一院落,堂中坐者一人,似老夫人,侍女二,一在明柱旁边,一立夫人后。院中侍女一人,婴儿四人,婴儿正在燃放爆竹。院墙外写寒林积雪,苍松掩映中,露村落、栈道、野店。行旅策骞往来。刀法及光暗阴影,甚受西洋铜版画影响,而构图则是中国山水画的高远法。上题长句: “栈道积雪。(大字) 万壑千峰斟玉铺,雪晴云散听风积, 黄鹂枝上声高唱,白鹭云中作雪歌。 吟诗搁笔诗成就,饮酒举杯酒亦无, 诗罢酒残闲踏雪,前溪又是读书圃。 戊辰春写归来轩,云谷书并题。”(草书)。 按戊辰当推为乾隆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八年)。 (九)耕织图 竖版,图中写农家耕织劳动风光。男耕女织,各尽其力,阡陌往来,熙熙融融之乐。于大幅中,个别完全小幅无数构图,织布、纺线、弹棉、采叶、樵柴、罾渔、垂钓、午饁、插秧、车水、横笛种种景象,刀法纤细入微,构图匀整,题在上: “耕织图(篆书) 村塘隔市厘?,虚处种湖田,鸥鹭洲边过,早燕道上瞑。遥看青嶂合,近与白云连,除科摧科吏,无人更索钱。归来轩主人。”(隶书) (十)大庆丰年图 竖版,图写一贵人宅,画栋雕廊,遍悬各种花灯,个别构图,有闹鼓、夜宴、赏灯、丝竹、看花诸景象。苑墙外平桥远水。题在上: “大庆丰年。” “绿柳近春绿,寒桂历岁寒,愿将柏叶酒,永奉万年观。刘德自题。” 图中共计人物五十余人,结构缜密,用西洋俯瞰透视法,人物近处大远处小,光暗浓淡,一目了然。 (十一)岁朝图 竖版,图中写虹桥长廊、厅堂楼阁,远处雪峦巍峨、村落掩映。图中分写采梅、爆竹、围炉、踏雪各景,右下角有“岁朝图”三字,上有长题: “梅雪争春斗渐开,炮声催转岁朝来。 红炉围坐麟儿戏,老翁携杖步琼台。 姑苏桃花坞蔡国?源画于梅花书屋。” 构图似中国山水画,而阴影光暗等处,以及天空、池水,悉仿西洋铜版法为之。 (十二)岁朝图 竖版,图中以瓶花为主,中插山茶、梅花及天竺子,瓶后一矮几,几上摊喜神方位图,图上记有“大清乾隆十年……”字样,再后有钱板及清钱,壁上左悬聚头扇及爆竹等,一鼠正沿索而上,右悬眼镜及在清乾隆时宪书。构图匀整安定,已典型化。刀刻及光暗光朗细致,无题字。 (十三)岁朝图 竖版,幅中置花瓶,瓶中供梅竹山茶松枝等,瓶后一长几,几上置水仙长盆。无题字,刀法手法,与上幅相同,鎸工技巧纯熟,明显地表现出绘画的效果。 (十四)岁朝图 大方幅,可分为二幅,各成局势。主要描写新春仕女婴儿嬉游之象。近处画栋连檐,灯烛辉煌;远处琼宇连云,远岫浮白。图中人物共计约四十人,分别画出竹马、炮竹、纸鸢、鱼灯、捉迷藏、围炉、采梅、闹锣鼓诸景象。刀法及构图,亦深受西洋铜版画影响,天空及水面,皆以细线地衬出白云及雪意。题在上。 右题:“岁朝图。 斗柄阳回大地春,红花绿萼两争新, 年年岁岁多如意,客至欢呼酒一樽。 丁卯桃坞主人戏写,啸竹峰。” 左题:“四 图。 重须沽酒更装钱,要敌寒威壁垒坚, 乍见阴森冰是国,还疑晃朗月为天。 桃坞主人戏笔,啸竹峰。” (十五)百子图 竖版,图中写贵人宅第,正厅及楼阁等处,遍悬牛角风灯。仕女婴儿共计四十余人,分别写出竹马、赏灯、登高、燕乐诸景象。竹树云影等处,悉以西洋铜版法分出光暗,刀纹密劲处,已极似乾隆朝法人镌版“战功图”。题在上: “百子图。(隶书) 麟趾祯祥瑞气和,乃生男子祝三多,] 衍庆螽斯载弄璋,世称百子颂欢呼。 癸亥新秋,临泰西笔意于兰桂堂中,古吴筠谷。” 下左角有商行刊记。 苏州桃花坞张星聚发客。 (十六)庆春楼图 竖版,图中主要部分,写一酒菜馆之繁荣。图版下段是庆春楼的前门,后段写庆春楼的内部。门前额“庆春楼”三字,在门左右榜上悬有“本楼新正月初三日起十五日止演全本忠义水浒”、“本楼新正月十四日起至廿四日上演全本三遂平妖传”。又外壁上贴有“九如楼新正演全本六出祁山”等等招贴。门内柜台上立有“酒席”招牌。柜台内,坐着两个管帐先生,留有长须,皆手拈旱烟管。一人面前置算盘,一人面前置笔砚帐簿,态度雍容。一酒保,正探头外问,似在招呼顾客。门外二贵官,着袍袿官靴,正商量入内。门外侧有二卖担,似今之馄饨挑。上段内室中列三几,一长几坐六人,杯盘狼藉,似正在猜拳。又一几三人,一几四人,内杂有婴儿,作饮酒谈笑状。右上角残缺,不悉原来有没有题字。 (十七)婴儿抱果图 竖版,图中一婴儿,梳了双髻,裸体仅着一红抹胸及履。右手抱一仙桃,左手擎西瓜,面前地上有柿子一个、枇杷两个。刀刻劲整圆润,肌肉表现力甚强,勾线富有肌肉感,婴儿神情冲淡天真处,可比美宋画,是苏州年画中的上品。无题字。 (十八)美女图 竖版,图中写一美人,着道家装,立长几前,右手立胸前,左手高举过头,手握拂尘,似在伸一伸懒腰。几上横琴,似琴罢正在休息。后露半圆月洞窗,左下角又露蒲团一角,是美人参拜处。无题字。 (十九)美人围棋图 竖版,图中陈方几,方几左右各一美女正在围棋,高髻长裾,意态闲静。后有月洞窗,窗外画栏草树掩映。全部衣纹阴影,深受西洋画法影响,此画衣折阴暗部分,极似铅笔画的线条皴法,是过去中国版画中不见的。右壁上悬有字幅,上书“古人荫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砚云子书”。 竖三尺一寸九分,横一尺七寸二分。 (二十)美人调鹦图 竖版,构图简洁,刀刻轻快。图中写一美女,高髻长裾,左手背持纨扇,右手高举,正在调弄面前高架上挂的一只鹦鹉。鹦鹉正俯首下视。衣纹光暗显明,阴暗处烘染极浓,也是深受西洋画法影响的作品。 竖三尺五寸三分,横一尺四寸五分。 (二十一)五子登科图 竖版,图中婴孩五人,二儿正展开一卷轴,长书“五子登科”四字。一儿以右手扶前一儿背,左手高举“状元及第”灯笼。后面月台上,婴孩二人,正俯身下视。月台前有桂树,远处有地坡芙蓉,桂树与芙蓉,皆寓科第之意。前有山石苔草。轮廓勾勒圆润而有劲,婴孩精神勃勃,是年画中的精品。无题字。 (二十二)五子登科图 竖版,图中一美女倚果树立,抱一婴儿。一儿正攀援树上摘果,一儿手举盔,一儿正欲夺取,一儿在旁持一桂枝。“夺盔”寓“夺魁”之意。树下有果筐,满盛鲜果,配有山石芙蓉地坡。无题。 (二十三)登科图 竖版,与上图为对幅。图中一美女斜倚山石,左手正在整粧,身前有三婴儿:一捧宝盒,一肩戟,一搭弓正射后面桂树上悬挂的石榴。构图仿宋人“戏婴图”意,衣纹光暗显明,勾勒有力,衣服花纹繁缛,精细密致,是年画中精缜之作。无题字。 (二四)麒麟送子图 竖版,图中一盛装美女抱一婴儿,骑麒麟上,婴儿左手捧笙,右手执桂枝,远处瑞云中露琳宫一角。无题字,通体寓“蟾宫折桂”之意。 (二五)戏婴图 竖版,图中一美女中坐,前有两个婴孩起舞,美女手执如意,一儿托宝瓶,一儿一手执毛笔,一手高举银锭,地上铺有地毯,上面杂陈聚宝盆、书本、秤子、算盘、砚台、泥人等。寓“必定如意”之意。远处配以画栏远水。无题字。 (二六)二美图 竖版,图中二美女立绣闼旁,门上挂有洒花软簾。一美女以左手拈花枝,花上正飞来蝴蝶;一女正俯视一貍奴,似有所思。室内配有繍榻、盆花,远处露出泰西味的风景。无题字。 (二七)二美图 竖版,图中写二美女坐长案旁奏乐,一按阮,一轻鼓檀板,目作微睐。案上陈列着棋盘和书籍,案后一龙头杖,缀一满盛鲜花的花篮,案前一小貍奴,正回顾症状女乞怜。无题字。 (二八)教子图 竖版,图中一长几,上置书籍文具,一美女坐案后,一婴儿跪案旁瓷墩上,正伏案作字,案前一貍奴,后有花瓶置高几上,左壁上露方棂窗,窗外是山石古木,上有长题: “儿童自幼入书堂,经文参博究萤窗。 数载雪案勤辛苦,束衣暗点喜飞杨。 若无母训于今日,怎得来朝名姓香。 翰院俱在书中选,奋志男儿当自强。 右禄。” “茂兴”(小印)“扬印”(小印) (二九)戏婴图 竖版,图中一美女两手捧一婴儿,婴儿双手高举,似欲拣取案上所陈列的宝鼎、泥人及其他玩具,寓周岁撰采之意。女后一高几置瓶花,无题字。 (三十)松鹿图 竖版,图中地坡上古松一株,上有瓜蔓,松前立双鹿,右边题“吉松寿鹿”四字。 (三十一)千载留芳 竖版,图分三部分。上为圆图,图中写婴戏,一儿仰卧方桌上,一儿饰武将持矛立其足上,众婴围观,共计二十五人,厅前有“喜庆堂”额。中段写仙人二,一为刘海,正用金钱戏金蟾,一仙正伸张两手,捕捉一螃蟹,周围 有葡萄图案。下段平分六长方格,每格写一廿四孝故事,各有小标题。一、斑衣戏采,二、亲尝汤药,三,孟宗哭竹,四、闻雷泣墓,五、董永卖身,六、杨香打虎。全幅最上面,横题“千载留芳”四字。 (三十二)天台胜景图 竖版,图分两段。上为圆图,写刘晨阮入天台采药逢美女故事。图中美女四人,刘阮肩药铲、药篮,配以琳宫、古松、木桥、飞瀑等等,上题“天台胜景”。下为方幅,写仙人十一人,正在弈棋、采芝、品古、论画,上题“地峰仙”三字。 (三十三)兴隆会图 竖版,图中写兴隆图蒋忠救驾故事。图中英雄七人,正在决战,身旁各有“孙和”、“蒋忠”、“吴员”、“郭英”、“胡大海”、“孙德崖”等题名,构图严密生动。战马的奔驰、人物的表情、以及盔甲的表现,都能达到细腻入理的效果。无论刀法方面、光暗方面,都能看出制作者技术的高妙,是年画戏齣中的代表作。下有“姑苏吴云台子亭……”刊记。 姑苏吕云台子亭…… (三四)青蛇白蛇图 竖版,图中写青蛇白蛇饰二美女,着绣裾长裙纤履,一佩剑,一背持桨,前后掩映,无配景,无题字。 (三五)得胜封侯图 大方版,图中左角一城门,门上有“京城”二字。城门旁有纠纠武士五人,门内有“得胜回报”四字,城门边上,并悬有示众的人头。门外通衢中一官员骑马前导,一手高举“捷报”,后随军士及刽子手等七人,用木笼载犯人前,木笼上插有“逆犯张格尔”旗子,张格尔坐木笼中,反结双手。后随骑马官员四人,卫士三、二人,一执旗,上书“得胜还朝”。官员左右,有长大人、胡大人、杨大人等小题名。左下角立持刀武士五人,题“天兵勇守”。远处有勇士四人,一字排列,题“天兵护送逆犯”。上题“得胜封侯”(大字)。 “得胜还朝覆太平,君王闻捷喜欢心。 天兵沿途来解贼,刀枪密护到京城。 其功未小从天降,恩赐加封天下闻。 并深山沟来逃窜,?然拿捉罪难轻。” 左边题:“张格尔,奉旨京城示众,将头酬谢天恩。”左下有出版商号“恒兴”刊记。 (三六)姑苏治平寺俗语图 横版,图中分为若干小构图,全幅共有僧俗男女十二人,有“改邪归正”、“逃僧”、“流青”、“滑生”、“极僧”、“厌僧”、“梦僧”、“教来娘姨”、“了娋”、“假慈悲”、“老八”、“老门徒”、“看高兴”、“百家货”、“打杀子出门”等小标题,上并有长题: “治平古寺创多年,男妇烧香礼佛前。 岂料淫僧多造孽,清宫正法尽遭谴。 驱僧拆寺人人服,禁妇游春个个欢。 清净法门称有幸,天理循环信果然。” (三七)富贵贫贱财源图 横版,构图与上幅同,共有男女十八人,分别描写“他才莫敖”、“才可通神”、“上方山才神”、“谋才害命”、“见才起意”、“过手才响”、“才聚则民散”、“才多身弱”、“大才主”、“才清去白”、“意外之才”、“望才折福”、“小发才”、“才帛动人心”、“发臭才”、“弗该才”、“看发才”等小标题景象。全幅描写生动,表情也十分入微,下右角有“张文聚号板”刊记。 (三八)拜月图 图版同上,写男女拜月王的情景。小题标是“大娘娘菴里拜月王”、“送枣儿渴”、“老尼姑洗棉皮”、“小么姑菴里斋生”、“取香钱想要么姑送茶汤”、“弗志诚师太”、“拜勿完”、“厌勿透”、“看烟头白相”、“烟豆里邪气”、“吃勿着”、“拷勿响”等,全幅共计男女十人。 (三九)闹花图 图版同上,图中分写叶子戏、绣花、插花、小卖等情景。小标题“添花大姑娘”、“邪插花”、“女相客”、“新出毛头小后生热血搭子心”、“老牵头”、“等大”、“卖花老俏”、“随折倒则做勿听得”、“水芽汤”、“妙脚鱼”、“老枷豆吃黑食”、“良心同心”、“打发起身”、“偏杀人勿偿命”、“失风大老观走勿进”、“锦琪”、“锦上添花是小人”等小标题。共计男女十二人。 (四十)桃源图 横版,构图及刀刻比较粗壮。亦写刘阮入天台遇仙女故事。右上角题: “悮入蓝桥仙境来,刘阮九日赏高台, 欣逢仙子殷勤厚,争得桃源重再开。 嘉顺。” (四一)文姬归汉图 横版,刀法与上幅同。图中人物八人,汉使乘车在前,文姬骑骆驼正与送别人相语,配有山坡丛树。题在左上: “汉相曹公使单于,为归南社降沙隄,蔡女文姬琴妙咏,回朝凯奏以欢余。 嘉顺。” (四二)荡河船 方幅。图中一画舫,一美女掌柁,一官人持旱烟管正与之调情。下为水波纹,船上面空间,满刊“荡河船”小调,约数百字,几无空地,刀法粗率。阴暗部分,利用墨地显出白花纹,十分明显。左下角有“双和号”刊记。船中舱有“元”字刊记,当为“元亨利贞”的页数记号,题: “荡河船(大字) 一生忙碌碌,两脚走奔波,学生李君甫,爹妈传下来原有点家私,本来我一阵嫖赌吃着,竟搅玩哉。心浪想着姨夫爱答里,借两个铜钱,做点生意罢。运气勿好,折本……。” 双和号。 (四十三)闹五更 版幅同上。图中一画舫,一美女掌舵,一官人坐后舱,下为水波纹,中舱刊一“利”字,上段空白处满题“闹五更”小调,文字缺残,已难辨认。题: “闹五更(大字) 一更里个想思来,蚊虫来杂叫呀,蚊虫那哈叫呀,*呀****,****叫呵,******,叫得我好伤心,听得我好动情呀……。” (四十四)八仙庆寿图 竖版,图中满画八仙,铁拐李在桥上,手擎葫芦,中化出云气,幻为五幅,天空中有南极仙翁正跨鹤飞来。图版周围,饰有百寿图边,上中有团龙寿字。再上有“八仙庆寿”四字,草书标题。 (四五)时来福凑图 竖版,图版中关羽坐石上,看《春秋》,周仓持偃月刀后侍,配有苍松地坡,亦为百寿图片,上中有“太平通宝”泉文图案,标题草书“时来福凑”四字。 (四六)仙芝祝寿图 图版分四幅,每幅大横方形。第一幅图中双勾一“仙”字,字内满饰折枝花,上有方胜。右张果老、何仙姑;左为刘海戏金蟾。每仙题句一首。 “午夜漏声吹晓荐,笑深深刘海洒金钱, 戏金蟾添筹福,四时嘉兴共人原。”(刘海) “天皆小雨迎如苏,仙姑修行道德多。 欲成儿女为仙子,不道人间巧计多。”(何仙姑) “云淡风轻近五天,张果老 下太平钱。 到骑骡子哈哈笑,蒋会偷闲学少年。”(张果老) 下右角有“魏”圆印,“宏秦字号”方印。 第二幅,图中一双勾“芝”字,字内满饰析枝花,字上有系着金钱的如意。右为张仙,挽弓负子,一天狗在云端;左为汉钟离、蓝采和。每仙题句一首。 “昔霄华月满仙台,张仙送子捧婴孩。 天上麒麟原有种,录熬海上驾山来。”(张仙) “春成无处不非花,钟离跨海笑哈哈, 浪滔砂吹出江儿水,轻烟三日午候家。”(钟离) “一封朝奏九重天,昔年湘子去求仙, 笛中吹出青江引,雪涌蓝关马不前。”(湘子) (诗中题湘子,但手持横笛) “宏泰字号” 第三幅,图中双勾一“祝”字,字中满饰折枝花,字上有“笔锭如意”,寓“必定如意”之意。右为肩背花篮之女仙;左为曹国舅、吕洞宾。各分题诗句。 “乡合之人醉录片,天资国色采芝仙, 花篮仍背芝仙寿,断送欲因人上天。”( ) “闲来无事不从荣,曹国舅移步出皇宫, 闲游懒把黄经诵,四时佳兴与人同。”(曹国舅) “杜游香梦却春寒,吕祖三戏白牡丹, 岳楼上姑美洒,(漏一阳字) 继成音色到长山。”( ) “宏泰字号” 第四幅,图中一双勾“寿”字,字内满饰折枝花,字上有灵芝方胜。左为蓝采和铁拐李;右为东方老祖,肩大寿桃一枝。分题诗句。 “金炉香尽漏声残,采何手执草花蓝。 仍记当初为仙界,月移花影上栏杆。”(采和) “花开红树乱莺啼,借体还阳铁拐李, 葫芦放出天神福,草掌平湖白露飞。”(李铁拐) “大将南征胆气豪,东方老祖去偷桃, 仍在摇台三五次,展水晶旗日月高。”(东方老祖) “宏泰字号” (四七)龙图再世,义犬报恩图 横板,图中画义犬报恩故事,分题小标题,许多小构图,合为一大幅。小标题是:“巡抚部院”、“义犬”、“青天分判”、“千古奇文”、“义犬伸冤”、“审问乞丐”、“三拷六问”、“招认”、“监犬二爷”、“赏给肉食”、“放告”、“荒郊”、“义犬扒尸”、“原差”、“地保”、“百有分”、“老白相”、“胥江马豆”、“姊妹三个”等。图上段题“龙图再世,义犬报恩”大标题。 “三班衙投多不晓,太爷一见看虚空。 只见此犬连声叫,跪在公堂上面存。 内中必有冤情事,发下硃签啣一根。 出了衙门向外走,四个差人随后跟。 一路行走无耽搁,以到荒郊里面行。 发开四爪来扒出,果然有一死尸灵。 公差一见多惊吓,回复县主太爷身。 中生已有冤枉事,又发硃签付犬身。 一口啣来朝外走,公差随后又同行。 见犬跑进古庙去,一般乞丐饮香茗。 被犬一口来咬住,公差拿捉一班人。 太爷立刻来审问,三敦六问究其情。 满城百姓多知道,胜是龙图包大人。 将犬养好来收管,三人一起下牢门。 拜本来到京都去,龙颜一见事奇文。 中生有义人无义,原度中生莫变人。 下右角有“张福顺”号记。 (四八)罗通*肠大战黄伯超 横版,图中罗、黄各骑战马,正在交锋,身旁记有“老将黄伯超”、“罗通”题名,远处一小将跃马而来,题“罗掌”,右角一花面武官,侍卫三人,一掌帅子旗,上书一“苏”字。图上右题“罗通*肠大战黄伯超”。有“宏泰”字号刊记。 宏泰。 (四九)珍珠塔前本 横版,上、下分三段,是个别描写的连续画方式。每一构图,各有小标题。上一段:“方卿别母到襄阳借贷”、“方卿到襄阳,遇陈宣老家人引进见陈御史姑丈”、“方卿拜见姑娘,翠娥小姐偷看”、“翠娥在花园赠珍珠塔与方卿”;中段:“宝象国起兵造反”(主将旁有题名‘占罕’)、“陈姑丈九松亭相会许亲”(小题名“方卿”、“九松亭”)、“方卿流落,路遇毕巡抚救去”;下段:“方夫人求乞到观音庵尼姑收留”、“方卿拜见毕夫人将小姐面许姻亲”、“翠娥小姐在庵中相会方夫人”、“奉旨钦召毕云显出征”。图上有总标题:“珍珠塔前本”,每字圈以圆圈。右下有号记“陆嘉顺”。 陆嘉顺。 (吾)珍珠塔后本 横版,结构与前本同,也分上、中、下三段。上段小标题是:“方卿得中状元,封七省巡查衘史”、“方卿私行送还小姐珠塔”、“九天玄女娘娘差金童破象阵”、“毕元帅点将破阵”;中段:“毕元帅大破象阵”、“天子封毕云显平辽大元帅护国公”、“唱道情,方卿私行到陈姑丈家”;下段“方卿到尼庵内相会方老夫人”、“毕小姐拜见婆婆,方老夫人大喜”、“毕云显到陈御史府中拜望方卿”、“方卿同翠娥赛金二美人大团圆”。图上大标题“珍珠塔后本”。下右有号记“陆嘉顺”。 陆嘉顺 (五一)庄子传 横版。分上、中、下三段,合计连环画面十二幅。每幅有小标题,自左至右,一、庄子*坟,二、田氏毁扇骂妇,三、庄子得病,四、楚王孙吊慰,五、赠金求亲,六、窥神王孙,七、王孙合卺,八、毁棺取夫脑,九、庄子还阳问妻、十、庄子叹骷髅,十一、骷髅反要包果伞,十二、成仙得道。下左、右角有号记“姑苏季永吉发行”。上中有大标题“庄子传”。构图缜密,配景精细,人物表情入微,刀刻有力,是精工之制作。 姑苏季永吉发行。 (五二)三教大会万仙阵 横版,图中作万仙阵战斗场面,构图以通天教主、金灵圣母为主体。人物有标题的计有:“通天教主”、“玉皇”、“金灵圣母”、“龙吉公主”、“姜子牙”、“哪吒”、“木吒”、“土行孙”、“洪锦”、“雷震”。其外有天兵天将等,共计四十三、四人之多。金灵圣母驾云车,托宝塔;其他人有的骑奎牛,骑龙,骑吼。幡幢招展,刀剑交横,周围绕以云气,是一幅大场面的战斗构图。上大标题“三教大会万仙阵”。下左角“姑苏季永吉发行”。下右角“姑苏普安桥张*临发行”。从刀刻、线条、构图、表情、光暗种种方面来说,都很精能,是一幅苏州版画中的代表作。 姑苏季永吉发行,姑苏普安桥张?临发行。 (五三)迎喜图 长方幅,分上、下二段。上段约占全幅的五分之二,题“大清乾隆卅一年(一七六六)迎春图”及大小月节气、流郎诗、喜神方位、嫁娶周堂图、地亩经等;下段占全幅的五分之三,中央写迎喜图。图中一龙半隐云气中,口向下面的聚宝盆吐出珊瑚、金钱等财物,文武财神,分坐聚宝盆左右,左标“金山”,右标“银山”,盆前一虎昂首上视,左二文官,手托元宝,右二童子侍立,一捧宝盒,一执莲花,配有地坡、山石、树木。图左又有“ 日人神所在不宜针灸”、“太岁神出游日”,图右有“百忌日”、“太白游方避之吉”等文字。 (五四)迎喜图 横版,构图与上略同,文字图片除时宪外几无变化,唯刀刻似不及上图整匀有力,上题“大清乾隆卅七年(一七七二)迎喜图”。 以上《支那古版画图录》。 (五五)寿星图 彩色大幅,长三尺九寸八分,横二尺三分。图上段有题字,周围有种种书态的寿字图案,所谓百寿图边。图中构图以南极仙翁为主体,左手执灵芝,左手扶一梅花鹿。后有童子二人侍,一捧香炉,一肩仙杖;前有八洞神仙;上、下配有竹树白鹤、地坡山石及祥云金乌。刀刻十分细腻。设色重用朱、蓝、胡粉、绿青、粉绿、墨蓝等,配合巧妙鲜艳。人物面目表情丰富,体形亦富有变化。上题: “汉孝文皇帝壬戌之年右丞相周勃立石。南极章,鸿蒙肇判,南极储精,乾坤同久,曰为寿星,人间显像,锡庆可征,愿我圣皇,安享遐龄,庶兹天下,永保清宁。万历念五年仲秋吉旦。” 按:万历二十五年是西纪一五九七年。这是中国彩色印刷的版画的最初期的典型制品。无出版商号题名。 重见《支那古版画图录》。 (五六)德秀乳孤图 是一幅小型的彩色版画,构图和刻线都极简单,淡墨赋彩,纯任生动自由。树干地坡,均以大笔赭红一抹,不顾轮廓,颇富诗趣,这是后世神佛版画简单地用彩笔粗抹的先导。这画竖八寸七分,横六寸八分,考其年代,看来是比较古老的东西,其制作时期,约在明末清初时。图上部空白处有长题: “德秀乳孤。唐元德秀贫时,兄嫂俱亡,遗孤期月,德秀昼夜哀号。子泣,以己乳含之,涉旬渐觉潼流,至不能食其乳,乃止。此真性所感,故有乳也。堂前无嫂氏,婴侄泣呱呱,弱望兄存嗣,贫须弟乳孤。春日书。”无刊者名姓。 (五七)曾参事亲图 图版形式、意趣、刀法大致和上幅相同,也是一幅彩笔版画。图中是写孔门的弟子曾参侍亲的故事,构图极为洗炼,用一种特殊的薄墨淡彩手法,从其简单的雕线中,流露出古拙的风趣。图中设一屏风,上题:“出交天下士,入读古人书,偶录。”屏风前曾父长须儒冠侧坐,曾参在前手捧馔食以进,后有竹树画栏。长题在上方空处。 “周曾参,字子典,孔子弟子,性至孝。其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五八)鱼藻图 大版立幅,现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是用白纸上刷印彩色,以蓝、黄、红、金泥等原色,显示出木版印刷的效果。从色调上可以透出在水中生活着的鱼类的悠游情趣。图中构图以鲤鱼为主体,四周配以菱荇蘋藻。在回旋的波纹中,更有不同形的鱼类三种,环游大鱼左右,充分地表现了在菱荇的绿波中,水国的微妙风趣。上段更有柳线、花枝,一乌衣公子,蹲花枝上高啭,更浓重地显示了春意。刀刻非常细腻,细审其制作年代,当在康熙中期。无题。 (五九)牵牛织女图 竖版,彩色印刷。图中写牵牛织女双星七夕相会的神话传说。织女高髻长裾,手执灵芝,立云端左方;牛郎戴笠,手执牧笛及竹鞭立鹊桥上,正走近织女,喁喁情话。下左方露银河岸,岸上一老牛佇立,河中波纹荡漾,云气氤氲,充分地表现了一年一度鹊桥会的欢欣风趣,神秘地写出了银河的梦的世界。构图十分均整,刀法劲整中富有西洋铜版刻趣味。光暗阴影的交织,使一幅平面的版画,丰富了立体的感觉,是我国版画中极秀逸的一幅作品。无题。现日本冈田芳三郎藏。从作风上可以看出是苏州桃花坞在康、乾时代的制品。 (六十)西湖十景图 十方幅,浓、淡墨彩色印刷。竖三尺一寸,横三尺四寸五分。用色彩除浓、淡墨外,重施蓝、朱二色。构图以孤山为主体,苏白两堤、断桥雷峰、三潭印月、南北高峰各景色,历历分明。刀刻亦纤细入微,浓淡光暗对比方法,非常巧妙,充分显示了匠心和效果。上有长题二段: “西湖十景。 垂杨漠漠荇田田,何处春风十四弦。 放鹤僧归天竺雨,听莺人过六桥烟。 诗寻萝薜谁边寺,酒载桃花第几船。 游子天涯魂易得,非关春树有啼鹃。 乙丑春三月书于墨香斋中。 西湖十景。 六桥罗绮媚明霞,采袖风偏一向斜。 四百亭台何处胜,香车未到莫飞花。 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 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云峰塔顶齐。 乙丑春三月书于墨香斋中。” 按此图亦为姑苏桃花坞制品,乙丑当是乾隆十年,即西纪一七四五年,图用大贡笺二幅合印,分之可各为一幅。 (六一)采莲图 方幅彩笔。构图以枯槎舟为主,内乘三婴儿,一掌柁,一手抱荷瓶,一俯首采莲。又一裸体婴儿,立水中,一手执莲房,一手执菡萏。舟四围莲叶莲花纷披,波纹荡漾,上段配远岸重杨。轮廓用墨刷,然后再赋予彩色。我国戏婴等版画,小幅数图同刷的很多,似此个别大幅,是少见的制品。无款。日本木村庄八藏。 (六二)和合图 竖幅,彩色印刷。竖一尺四寸八分,横八寸一分。图中界一葵花纹框,图中婴儿三人,一中蹲,双手高举一盒至头顶,盒中露出莲花莲叶,左右婴儿各一,后有建筑配景,构图深受西洋透视法影响。框的周围,更露出花枝和飞燕。上有题识: “和合图。 三风呈祥瑞,家庭喜气多,画时随意趣,和合笑呼呼。金阊张在璿并题。” 日本冈田芳三郎藏。 (六三)琴瑟静好图 竖版彩笔,竖三尺五寸八分,横一尺六寸七分。图中一榻一几,榻上置有枕席,几上置有红烛。床上坐一著儒冠儒服的青年书生,曲一胫,抱一少妇。少妇长爪纤履,坐书生怀中,左手攀书生肩。书生右手持纨扇,由后抱之。少妇的右手,书生的左手,共执一碗,似在互欢饮酒。主题描写青年夫妇和乐静好的风趣。后面壁上一方窗,窗外,半露一老女,一手扶窗台,一手捧一元宝,睹室内嬉婉情形,面上微露笑容,瞳中表情,似深为艳羡不置者。这一幅画构图非常稳定,刻划线条也极精致,充分地表现了青年夫妇优美和乐的姿态,是在封建社会中大胆地描写男女之爱的一幅值得注意的版画典型作品。从作风上看,是康、乾时代的制品。 日本板仓与三郎藏。 (六四)学舍图 竖版彩色,图中写塾学中村夫子教小儿女读书情形。檐前有“百忍堂”横额,一村夫子长须儒冠侧坐,手执书本,左右有男孩二人,女孩一人。阶下步来一手执纨扇的少妇,似婴儿之母。一男正坐方桌前握管学字,一孩跪阶前,对少妇,少妇拉之似在申斥。后配有栏杆湖石、高柳陂陀。彩色重用灰、黑、青、黄等,颜面及细部,更加彩笔描绘。在构图中,似乎没受西洋影响。柳线的刀刻及描法,非常巧妙有力,深有风景画的意趣。制作年代,当推为乾隆时,亦姑苏刊行的。 日本秃氏祐祥藏 (六五)遍地金钱图 横版彩色,横一尺七寸,纵一尺一寸二分。是一幅假想的题材,憧憬着天雨金钱的想象画。图上云中露一龙首,正在口吐金钱,通幅满布仕女婴儿,正在收取金钱的喜悦情形。总计男女老幼约七、八十人,构图严密,婴儿姿态动作表情各不相同,刀刻细致精缜,版刻艺术已达纯熟的领域。除人物外,更配有陂陀、堂室、陈设、山石、牡丹、金钱树、桂树及溪水、板桥等。彩色重用红、黄、蓝、黑四色,是一幅极纤丽优秀的版画。右下有“姑苏季祥吉发行”刊记。图上面正中有“遍地金钱”标题。这一幅百子图风的年画,在版画年画中,可以说是代表作品。 姑苏季祥吉发行。 冈田芳三郎藏。 (六十六)春牛图 横版彩色。这是一幅和题有乾隆十年的绘历图、大清乾隆卅一年迎喜图同等趣味的制品。图上方刊有略历大小月图。题“大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岁次丁亥春牛图”。是用红、蓝、黄、绿等原色彩印的色版画。图正中描写一八卦吉凶方位图,题“喜神方”,绕有十干十二支属相图。前有聚宝盆,后面配有西洋风远近透视法的楼房。建筑物左右匀称,上题有“金库”、“银库”。人物有天官、青牛童子、牛头马面、天神、星宿等等,但人物的描法,仍未脱从来的因袭,是一幅人物和配景极不调和的东西。在春牛图题字旁,更有“泰源”二字,当推想为刊印商号的标记,想来也是姑苏的出品。 以上美术全集别集八。 (六十七)西厢记图 版竖幅,彩印。通幅构图作西洋俯瞰透视法,写普救寺景物。院落栉比,亭榭厅堂,掩映竹树间。全幅以小标题景物八幅构成完整的一大幅,开创连环画表现的别趣。除每一小结构利用个别小标题如“半万贼兵捲浮云片时扫尽,张君瑞合当钦敬”等八段外,上题二段: “全本西厢记,丁卯初夏新镌。” “佳人才子本同心,你尔相逢胶漆深,总之一段奇缘事,笔底全凭传出神。仿泰西笔意。” 按“丁卯”乃乾隆十二年(西纪1747年)。是幅刀镌精细入微,构图匀称,人物繁复,是苏州版中的精品。 《支那名画丛考》。 二、杨柳青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