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画廊
知鱼堂画廊
 
 
 美术馆之友
 开放时间
 门票
 办展指南
 地理位置
 
 
 
 友情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北京画院
 
 

·标题:学如耕稼到秋成
·作者:潘絜兹
·发布人:管理员
·日期:2010-11-2

学如耕稼到秋成

潘絜兹

  人才难得。造就一个艺术家,要有许多条件:个人的禀赋、家庭的熏陶,环境的习染、师友的启导、传统的影响、深厚的学养、非凡的勤奋等等。对中国画家来说,似乎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岁月的积累,因为中国画讲求笔墨工夫,就包括时间的因素在内。历史上许多画家,笔墨精熟,都在老年。我每次在故宫博物院看到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和赵伯驹《江山秋色图》,作一些比较时,就产生一个思想:王希孟这个十八岁的画院学生、画坛奇才,如果不是象彗星一样过早地殒落,则他以后的成就,赵伯驹亦当敛手。金冬心五十多岁才学画,齐白石七十以后始变法,如不假以大年,则这两位巨匠,也就湮没无闻了。我说这些,丝毫没有轻视和贬低画坛新秀之意,只是说明年龄条件对中国画家的重要而已。由此我想到郭味蕖同志,正当他年富力强,艺术已臻成熟,正独辟蹊径开宗创派大有作为的时候,正当人们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画家在艺术创造特别是花鸟画的推陈出新上有更大的突破和成就的时候,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味蕖同志曾写过一幅对联:“语带烟霞从古少,学如耕稼到秋成”,正是他一生学艺的自况。他画格超俗,才识过人,又正届艺术的秋熟季节,可是他没有来得及收获,就离开了他一生辛勤耕作,心血浇灌的土地,这怎能不使我们哀叹惋惜呢!

  公元一九O八年一月十四日,味蕖出生在山东潍县一个书香之家。他从小耳濡目染,无非翰墨。特别是他成为大金石家、收藏家陈簠斋(介祺)后代的子婿之后,得以亲接许多晋唐以来的法书绘画珍品,更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坚定了他学画的志愿。可以说,味蕖从小就受到传统艺术的哺育滋养,这在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受到良好文化教养的旧社会,不能不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幸运。

  中学毕业之后,味蕖考取了上海艺专西洋画系。他之所以学西画,显然是受了“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但这对他以后从事中国画却大有裨益,他就在学习西画的过程中锻炼了写实能力。美专毕业后他在山东乡村师范当美术教师,不久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班,在黄宾虹所长的指导下,开始系统地临摹古画,学习传统,研究画史画论。《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一书,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编写的。这一段关键性的学习,使他加深了对中国画的理解和热爱,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传统的力量叫我着了迷”。自此他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研习中国画的道路。

  味蕖早年学画,较多地接受赵之谦的影响,后来转向明代的文征明、沈石田、周之冕、陈白阳、陈老莲,到北京后,又认真学习宋元人笔法;他更推重清初的扬州八家,特别是曾在他家乡做过七品县官遗爱在民的郑板桥。他一生喜爱画竹,显然是受到板桥人品和画品的影响。

  解放以前,味蕖主要精力都用在学习传统上,他临得很仔细,学得很专心。虽然这个时期的作品,从思想内容到笔墨技法,都不曾跳出旧文人画的樊篱,没有打破传统的狭隘眼界,这也可以说是时代的、阶级的局限吧?但我们有理由高度评价味蕖这一时期的努力,他后来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一段学传统下的苦功。

  新中国成立后,味蕖经徐悲鸿先生介绍到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工作,其后又在民族美术研究所、画家徐悲鸿纪念馆等单位工作,这时他把主要精力转到画史画论的研究方面,完成了《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和《中国版画史略》两部很有分量的书,并认真考订了《知鱼堂书画录》和《知鱼堂鉴古录》两部著录自己过目的金石书画的专著,此外还写了不少学术研究文章。他的理论研究是和创作实践齐头并进的。他一面写作,一面仍以坚毅和勤奋的精神作画。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热情的鼓舞下,他投身于生活的激流,开始了新的艺术探索。一九五九年味蕖转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负责花鸟画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他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收集素材,进行创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教育青年,培养人才。他教学、创作、理论一齐抓,精力充沛,好象有使不完的劲儿。从一九五九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是他一生艺术生涯中最紧张、最活跃、最充实、最出成果的时期,他的许多重要花鸟画作品如《大好春光》、 《河山似锦》、《惊雷》、《银汉欲曙》、《银锄》、《东风朱霞》、《朝晖》、?馌彼南亩》等,和山水画 《毛主席词意四幅》、《苍龙岭下》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他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他认为一个山水花鸟画家,必须深入两种生活,一是社会生活,即遵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教导,到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中去,与人民同甘共苦,做人民的忠实代言人,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二是自然生活,即深入观察和研究山水花鸟在自然界的生态和规律,如山石的地质属性和形态差别,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和形象特征,以及这些自然物在春夏秋冬风晴雨雪中变化等等,并把它和人民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赋予这些自然物以人的思想感情。

  在表现方法上,他提出了"三结合"。即花鸟和山水结合、工笔和写意结合、泼墨和重彩结合。
两个“深入”和三个“结合”是味蕖在生活的启示下不断探索并通过刻苦的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可贵成果,发前人所未发。它使味蕖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人民画家,花鸟画推陈出新道路上的猛士和前驱。他最大的成就和最突出的贡献也在于此。

  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一次新的飞跃。这个时期他的作品笔墨酣畅,逸兴横飞。他笔下的花鸟充满活泼生机,他笔下的山水气势磅礴。无论是精心经营的巨作或是随意点染的小品,都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和劳动、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可贵品格和高尚情操。味蕖有不少作品是在农村深入生活,参加生产劳动,有了真切感受才画出来的,那些农具、蔬果、野草闲花都散发出泥土的芳香,就是传统题材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画,也一扫旧文人画那种出世的冷逸的孤芳自赏的情调。画家和人民在一起,画家投身于沸腾的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激流中,思想感情变了,笔墨技法也变了,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也更鲜明了。味蕖不愧是当代花鸟画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重要画家之一。味蕖自幼勤奋好学,他对文学、诗词、金石、碑帖、书法、篆刻、鉴赏、收藏、民间年画、古代版画等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和修养。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尽管由于他的谦逊虚心,从不宣传炫耀自己和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一切公正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

  十年动乱中味蕖身心受到摧残,被迫返回山东潍坊原籍,终于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九日病故。他在重病中还奋力写书作画,并整理了《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艺话》、《疏园集》、《散翁散记》等著作。这种忠诚于艺术、为艺术奋战到最后一息的精神是多么可贵!

  “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他的作品选集,我受他的嘱托写了篇序文。这本画集中途夭折。今天重新编印出版味蕖的画集,我抚今追昔,不禁老泪纵横,感慨系之。味蕖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不待辞费;而他的为人,只有深交,才得尽知。我重其画,更重其人。所以濡笔重为作序,也算作为完成亡友生前的瞩托和对他的纪念吧。
                              一九八O年四月于北京春蚕画室
 

 

返回>>

COPYRIGHT @2010 郭味蕖美术馆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西街1048号 电话:0536-8361134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