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画廊
知鱼堂画廊
 
 
 美术馆之友
 开放时间
 门票
 办展指南
 地理位置
 
 
 
 友情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北京画院
 
 

·标题:江山形胜归图写——记郭味蕖山水画创作历程
·作者:郭绵孮
·发布人:管理员
·日期:2010-10-21

江山形胜归图写——记郭味蕖山水画创作历程

文/郭绵孮


  在我眼前桌上放着一本味蕖先生的山水册《归帆集》,这是他一生最后时期的作品。这个画册,用极为简练的笔墨,不加任何色彩渲染,画出了他所曾游历过的祖国山川。这就使我联想到与山水画初兴时期的画家宗炳在晚年回到江陵故宅时,将游履图之于壁,“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有着同样心情。画册上还题写着:“辛亥七月,予宿疴少癒,偶忆旧游踪,成此十二帧,即……卧以游之。”

  这幅作品,已完全不同于他过去的山水画风。已不是早期的接近仿古之作,也不再是在游历和写生中所画得的充满了勃勃生意和现实气息的作品,而是更为概括、凝练、苍浑,使他的作品又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还是从他山水创作的历程说起。

  还在少年时期,即由于家庭的艺术氛围而接近了图画,但那时主要是学画花鸟画。后来,随着时代大潮前进,考入上海艺专学习西画。这时开始了学画西洋风景的时期。水彩画、粉画、油画,到今天仍留下了不少这个时期的作品。

  到了在故宫古物陈列所学画时期,才开始对中国画有了新的认识。由先生自己说,是“初临花鸟,后又转为山水……通过这段临摹,才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画,感到洋画有意思,国画也有意思,中国人更应该懂得中国画”。那时黄宾虹先生曾兼任故宫国画研究室导师,每周必到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室讲课,先生与宾虹师的交谊即始于此。虽年龄相差很大,而且老师是主画山水,而学生是偏爱花鸟,但黄宾老却是他一生以师礼事之的唯一老师。而虹庐师也十分器重这个弟子,及至以后每到北京,总要驱车去美术学院会见味蕖先生,而且每一次见面必定馈赠一幅作品已成定例。

  味蕖先生虽然十分喜爱黄宾老的画,但是自己的画风却没有受到宾虹先生的影响,而是走自己的艺术道路。这段时间是短暂的,“七七事变”后,宾虹师虽滞留北平,但味蕖先生即回故乡潍县,这时开始了他中年的国画传统学习时期。

  在国土沦陷时期,他将精力完全投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在他的笔下,他不画北宋那种规矩严整的山水,也是“中华无此整山川”心情的反映吧!他从明代沈石田、文徵明上溯到元代四家,元人那种荒率、清冷、简古的作风与他达成了共契。这段时间,以枯笔渴墨来创作南宗山水。从造型构图,到笔墨意境,诸般山水画的基本功,就主要是在这时练成的。经过这段时期,他传统的技法已经十分成熟。这时的作品,有沈周、文璧的影响,又有子久、云林的笔墨,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今天还能看到的他的一些山水条幅、册页和长卷,很多是在这时与松、竹、梅、兰墨笔花卉同时画成的。他颜画室为寒柯堂,自署为“浮烟山中人”和“别画湖渔者”。他笔下的花卉萧散而清逸,笔下的山水荒寒而冷漠,在自己的画幅上,寄寓着祖国和人民的处境和命运。

  解放后,他迎来了自己艺术上的春天。他先是画宣传画、连环画,后来觉得还是应该画自己最熟悉的,便在花鸟画的创作道路上大步迈进。他以反映时代精神,创造时代新作为己任,这期间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创新的文章并从事新花鸟画的创作。在短短的几年中创作出了《大好春光》、《惊雷》、《春雷》、《银汉欲曙》、《潺潺》、《初阳》、《朝晖》等充满了时代气息和新的社会情调的新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好评。

  在创作中,他坚持着自己三个结合和两个深入的艺术道路。要求自己的作品,“山水和花鸟相结合,工笔和写意相结合,泼墨和重彩相结合”,又要求“写生、默写和创作相结合”;在深入生活上,又要“既深入自然生活,又深入社会生活”。

  他充分认识到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在文章中谈到:“近年来,在山水、花鸟画的创作中,使我认识到写生的重要,但花鸟还可以在庭院、公园、花圃中写生,而山水则非到自然山川不可。我深深地感到,再不出去更无时日,再不体验生活,也就无从画出新作。”他带着这种迫切的心情,在不长的几年中,遍走了泰岱、太华、黄山、青城等名山。就在他从事花鸟写生的过程中,被祖国宏伟、壮丽、欣欣向荣的河山景色所吸引,按捺不住创作的激情,就又拿起山水画笔画山水。

  看看他在写生笔记中所讲的:“华山极为雄伟,又恰好看到了华山的风云雷雨,山容瞬息万变,给予创作极大启示。于桃花溪畔观瀑楼上远望飞瀑,瀑作人字形,喷波溅浪,一泻千里,鸣声如雷。”“敦煌莫高窟,位于县城东南的三危山下,南对鸣沙山,北有大泉河。过去景色荒凉,如今,大泉河畔,平沙漫漫,新种防护林已掩映成荫。极目远望,苍烟茫茫。千佛洞外林荫路,绿荫盖地,杂花妆林,一洗昔年边塞风沙景象。”

  “买舟沿江出川,天气晴明,看两岸江景如画。早七时,船泊奉节,旋即进入瞿塘峡。峰峦耸峙,已入山区,见夔门高出云表,两岸壁立,森森逼人。过巫山县转入巫峡,连峰雪岭,高与云齐,远望神女诸峰,若隐若现,互相映发,令人目不暇接。”“从排云亭凭栏眺望,下临无底,乱峰杈桠如剑,远处万山掩映。下午去始信峰,天颇晴朗,遥望太平县,稻田公路,历历如画图,色彩粉绿淡蓝,清新不可调配。”

  就这样,他面对着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饱蘸着对中华山川的无限激情,用浓墨重彩,来描绘祖国绚丽的河山。

  在他这时所作的一幅幅写生山水上,有的还凝积着西北沙漠的盐渍,有的还洒落着太华峰头的雨滴。瞬息万变的华山山容,云烟浩淼的黄山云海,奔腾澎湃的川江浪涛,烟水空濛的太湖景致,岚光云影的祁连山色,鳞次栉比的重庆街市,这一张张一幅幅精心描绘的图画,记录了祖国广袤大地上的山山水水,组成了一首伟大祖国河山的交响诗,是这种对祖国河山风物深沉的爱,极大地鼓舞了画家的创造精神。

  他的山水画创作有如下特色:

  坚持艺术反映时代的艺术思想。他认为:有成就的画家一定是创新和反映现实的画家,反映自己的时代应是当代艺术家的历史使命,因此他刻意用山水画笔来表现祖国新的生活和壮丽河山。他两次评潘老的画,认为潘老的画“生动活泼,欢欣跳跃,光华灿烂,日新又新,有力地表达了时代气息”,而实际这也是他艺术创作思想的自况。

  遵循传统、生活、创作结合的道路。艺术要反映生活,首先就要熟悉生活,这是由古今中外名画家所证明了的。当认识到这点以后,便执着地坚持着这条道路。他认为:当自己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技法以后,当前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到生活中去求索——丰富创作思想,汲取创作灵感,寻求创作素材,启发表现技法。他畅游于生活的海洋,沉潜入生活的深层,满怀着制胜的信心,并祈求着生活的回报。

  探索中西、新旧兼蓄的画风。他在山水画创作中,走过了一个“之”字形道路:从西洋风景到中国传统山水,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而是根据现实的需要,风格的需要,创作的需要,到传统艺术宝藏中去继承,到域外绘画武库中去借鉴,从而表现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画风兼备的特征。

  此外,他在透视的运用上,主张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相结合。在笔墨技法上,既坚持传统的笔墨韵味,又融入新的表现方法。在色彩敷染上,既保留了中国水墨山水的水墨淋漓特点,又讲究色彩的冷暖和同调色、对比色的运用。

  味蕖先生不仅是一位书画家,同时又是美术史论家、文物考古学者和美术教育家。他研究的领域是太宽广了。他的主攻方面当然是花鸟,这并非是他具有“是道让君独步”的思想,而是他力负起花鸟画创新的使命,而历史的机遇又使他肆力于山水。1962年,他在北海画舫斋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创新的花鸟画作品和50幅山水写生作品,得到了美术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赞扬。这50幅作品,成为一个里程碑,记录了他山水画创新的历程,为他的山水画创作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他没有走完这一道路。

  “江山形胜归图写,今古诗篇付品评”,这是先生很喜爱的一副联语。晚年时,他想再看一看他这部分为江山形胜写照的作品,但没能够如愿。现在我们出版这些画作,也就是把这些作品还给他,并由他虔诚地奉献到祖国人民面前,求取品评!
                                            

返回>>

COPYRIGHT @2010 郭味蕖美术馆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西街1048号 电话:0536-8361134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