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画廊
知鱼堂画廊
 
 
 美术馆之友
 开放时间
 门票
 办展指南
 地理位置
 
 
 
 友情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北京画院
 
 

·标题:在大师身边——记郭味蕖先生二三事
·作者:谭英林
·发布人:管理员
·日期:2010-10-11

在大师身边——记郭味蕖先生二三事


  初识郭味蕖先生,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我的启蒙老师郭兰村家中。兰村老师与味蕖先生是叔侄关系,郭先生每逢假期返潍时必去看望兰村老师。郭先生身材魁梧,目光睿智,言必学养,不谈家长里短,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天,兰村老师让我找同学帮味蕖先生搬家。说是搬家,其实就是从老宅把一些镜框、木器之类的东西,送到火车站运走。郭宅在潍城染房巷子北首路西,门前有高台,院子里种满了翠竹花木,间有太湖石、金鱼缸之类的物件,是典型的潍县老四合院架构。之后多次在兰村老师处聆听味蕖先生的教诲与一些画界掌故。 

   我中学时代喜欢绘画史论,主要受郭味蕖、徐培基二位先生的影响,徐先生精研传统美术史论;郭先生兼及中西美术理论,口袋里总装着笔记本,遇到书画遗闻,认真记录。兰村老师曾为其收集过资料,后来知道先生正在编纂一部《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不久该书出版,兰村老师在第一时间得到一部,他高兴地说:“就凭这本书,味蕖的名字已镌刻在中国美术史的丰碑上了,这也是我们潍坊画界的荣耀。”      
  为推动山东美术事业的发展,1962年夏,省政府诚邀京、沪、宁著名画家在青岛聚会,郭味蕖先生应邀参加。有关领导委派业师于希宁先生负责此事,他临去青岛时嘱我放假后去看看,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暑假我去了青岛,外地画家住在八大关的别墅楼里,保卫工作很严密,我大部分时间就在味蕖先生处看画。一天青岛家张郇承来看望先生,并邀请先生明天中午赴家宴叙旧。先生欣然同意又约我一起去。次日中午ll时许我陪先生驱车到张宅,他正张罗着在八仙桌上布凉菜,说菜馆送热菜来即可开席。寒暄过后郭先生走进画室,画案上纸墨齐全,意思是希望先生动笔。看到这个阵势,先生说:“今天有什么任务吗?”张先生说:“新沏的龙井茶您先品着,没有具体任务,高兴了就抹两笔。”我马上把纸铺好,先生未加思索一口气画了四幅。这时我给先生端上一杯茶,他接过茶说:“在八大关没给你画画,现在画一张”,即选了一支长峰狼毫,蘸淡墨刷刷几笔长线,一丛惠兰迎风摇曳,用紫红色写出三支花箭,一盛开、二含苞,略带风势,兰根处用提笔、淡墨、折线,几乎是一笔写出拳石一块,少加皴擦,再用大兰竹浓墨加矮竹一枝,余墨在拳石上端点三、五苔点,最后用赭墨水点衬托气氛。我忽然想起前不久在陈君藻先生书房看到先生一幅斗方《兰石图》,几笔洒脱的叶片,簇拥着高低两支花箭,含苞待放,未开一花。向君藻先生请教,他说:“这是味蕖先生的作画习惯,早年兰蕙只画花苞,不画开放的花,中年之后逐渐开放。”以后看到先生早年画兰,果然大都含苞待放。这幅蕙兰业已盛开,似乎象征着什么。脑子一走神,款已题好。一炷香竖题:“壬寅七月既望为英林同学写。味蕖时同客青丘”,押汉满白名章。机会难得,又仗着胆子为同学求得一幅《山丹图》。先生作画时不断给我讲解绘画理法,这时我突发奇想问先生:“能否用较窄的画面表现修长的竹子?”先生说这得动脑筋。便随手拿来一个扇面,在左侧一连画了七条竹竿,六密一疏,上端冲出画面,只画根部二、三节,略呈粗细、长短、浓淡、聚散之对比,浓墨点苔后又加了两条破土竹鞭.鞭节毛根笔点出,为增加层次几笔淡竹叶由上方垂下,署穷款“壬寅味蕖写”,钤郭字小章。先生说:“这个扇面送你,将来可以作教学范本。”这时张先生招呼入席,我看了座钟,仅用了40分钟,画了七幅画,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先生在中央美院带过不少留学生,友好国家文化代表团访问期间亦慕名要求观摩先生挥毫表演。示范作画时,他那龙飞凤舞的笔法,疾风迅雨的速度,不时博得外宾的欢呼与掌声。有时先生也来点花样,在给一幅花卉补鸟时,先画尾巴,加翅膀,勾出雀爪后就不画了,先收拾其他部分,外宾看后,满腹疑团,不知端倪。最后三笔两笔点出眼、喙,一只活灵活现的山雀刺溜一声飞向远方。一阵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过后,一位外宾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简直是魔术般的神奇!OK!从此先生为画界魔术师的雅号在圈内不胫而走。

  1963年元月,潍坊市政府发出邀请,邀潍坊籍名家郭味蕖、于希宁、赫保真返乡举办画展,称为传经送宝。寒假期间三位画家赴潍,下榻在专署招待所小园楼,此处距我家很近,于先生让我每天去磨墨、裁纸。早去晚归,有时就住在那里。前后半月余,天天观摩老师们作画,实属绝佳的学画机会。有时也接送客人或传送先生们的书画作品。有一次郭先生画了一幅四尺中堂,又配了一付对联,落款最后用了“味蕖肄字”字样,我问先生为什么用“肄字”?先生说,对方是长辈,肄字是说我的书法还在学习阶段。可见老一辈艺术家对己要求之严。

  作为一名艺术学徒,长时间观赏大师们作画是一种艺术享受。三位先生各具特色:赫先生工写兼备,双勾廓填法是其特长,墨色互用,善于对比,传统功夫很深;于先生则成竹在胸,文质彬彬,运墨点彩,极具法度,诗、书、画、印,尽善尽美,是位学者型画家;郭先生风度翩翩,才华横溢,行笔迅捷,善泼墨、逆锋、干笔、长线,赋彩匠心独运,若画龙点睛,风采别出,既看到文人画家风度,又透着西方艺术家的气质,是一位中西兼融全新的国画大家。先生作画喜欢边画边与学生交流,我只顾全神贯注观摩先生挥毫,有关绘画的论述多记不清,偶尔抄下几句也是只字片语。尽管这样,这些理论对我的学习、创作也起着指导、鞭策的作用。先生说中国画落款的形式从整体上讲“上宜平头,下不妨参差,画以单款为佳;封边单行长题称一炷香”。又说:“花鸟画构图,一边实的东西不能超过二分之一,画荷花大叶墨色变化要丰富,小叶色彩易平。画花卉,花朵若整,则叶要碎,碎花则整叶。两花相并列花形不可雷同,大小、方向、形状应有变化。花木出枝应注意主干、副干,破枝要穿插得当……”当时还记录了先生为刘凯作《清供图》的绘制过程:“用淡墨画左侧出纸长方形花盆,底座浓墨写出.再用淡墨写花盆上的花纹与后面的古瓷瓶,花盆用淡花青罩染,花纹处略重,古瓶用调和的石绿染出立体感。朱磦调朱砂点出前面两个合柿,焦墨点蒂,古瓶插山茶花一枝,朱砂点花,浓墨勾蕊,蕊干后沥黄粉。叶略干浓墨勾筋,小竹叶石青挑出,梅花赭石率写,山茶叶用花青复点;使色墨互补,相映成趣。”接着先生又画了一幅《野趣》条幅,“画面右上方交叉斜出两叶芭蕉,长叶斜垂,短叶横出,叶面趁湿用焦墨拖笔勾筋,勾筋应注意叶片的形状与转折,再用狼毫浓墨扫出两组墨竹。”先生说:“画野趣这类题材,用笔要自由放松,描写的物象要疏朗一些,不可太完整。结顶处可参差不齐,一任自然。”我注意了先生画墨竹的方法,尝说:“竹子在花鸟画中的作用如同中草药中的甘草,起调和、提神的作用。画面乱了可加几笔墨竹,墨气不足加几笔,色彩太火了也可加点墨竹,因构图的需要更可以添加几笔墨竹。所以学花鸟画的人一定要练好竹子,梅兰竹菊是花鸟画家的基本功。”先生画墨竹有他别出心裁的一套方法,传统画法是先画竹枝,后加竹叶,或先叶而后枝。而先生的画法是枝叶一次性逆笔推出,具体方法就是大兰竹笔蘸浓墨从竹枝基部起笔运行,由粗渐细,再到分枝、小叶、中叶最后到竹梢大叶片挑出,运笔多逆行,枝叶浑然一体,墨气、朝气、气势、气韵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快”是先生作画的突出特点,他善用双勾法再现牡丹、山茶、百合、蜀葵等结构复杂的花朵,其造型多是从大量写生资料中归纳出的艺术形象,多用长峰狼毫飞笔写出,其快速、熟练程度,叹为观止。一天下来,数十件不同题材的作品挂在墙上。尝问先生作画如此之快,若办个展,想必用不了多少时日?当时先生正在作画,顺口答道:“一周吧!”又补充说:“因为有些画可能要重画。”也就是说顺利的话一周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我是深信不疑。这次返乡,先生留作品甚多,上门索求者络绎不断,先生是有求必应,不惜翰墨。

  中国画艺术讲究诗、书、画、印四绝。篆刻是传统绘画的必修课目,因此学生们都有收藏名师印蜕的习惯。这次先生随身携图章十方:印文分别是“郭”字阴文二、阳文一。“郭印味蕖”阴文三方,“味蕖印信长年”阴文,“味蕖”阴文。“墨戏”阴文。“寤寐求之”阳文。中国画用印,传统上阴文为正格,所以先生名章“郭印味蕖”三方均阴文,单独使用合古法。从边款上看,十方印有名家执刀,然多为自制。陈寿荣先生撰文道:“郭氏印家自清乾隆年间即有郭启翼……现代好手当推郭味蕖兄,大气、开阔,得汉白神髓。”十方印章精品均可视为学习范例。求得先生应允打印了一套印蜕,请先生题签,欣然命笔“味蕖自用印,一九六三年。”请教先生“寤寐求之”印文的涵义,先生说:“语出诗经周南火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就是说白天晚上考虑的都是书画这件事,有如此执著的追求。才能有所建树。”清道光年乡贤陈介祺先生亦用过此印文,90年代初在陈寿荣先生画室拜观了这枚印蜕,请寿翁为我仿凿一枚,用于作品压角。

  是年春节前,潍坊市政协、市文化局联袂在市政协会议室组织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徐培基先生代表市美术界主持会议。他首先将美术界过去的成就,现存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作了概括性介绍,最后言辞恳切地希望专家对家乡的美术事业提出批评和指导。专家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积极性建议。徐先生代表家乡画界感谢专家们返乡传经送宝,对画界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检讨。会场气氛十分活跃,画界代表韩金正、张玉峰、张建时、谭淇等也参加了讨论。徐先生又代表画界恳请郭先生做学术讲座。先生首先代表三位画家感谢家乡人民、有关领导对他们的盛情款待。随即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讲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理念,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东西方绘画的差异,八大山人、齐白石等大师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突出成就以及老艺术家对故乡美术事业的关怀与希望……为了充分准备好这次发言,先生昨晚思考了许久,组织了一份发言提纲,提纲用圆珠笔抄在宽二寸许的夹宣条上,俊秀的小字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正反两面,现全文照录,以飨读者:

      (一)老前辈对二代美术活动的指示和愿望。

      (二)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在何处?应该怎样欣赏中国画?

      (三)什么叫“趣味”,在中国画上又怎样体现趣味?

      (四)在初学习中怎样才算“路子”正?又怎样追求“风格”高?

      (五)中国画怎样构图,和西洋法又(有)哪些不同之处,而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六)中国画民族遗产中哪些是“精华”,应该怎样吸取?    。

      (七)对“形”与“神”是矛盾的统一体应该怎样解释?

      (八)怎样欣赏齐白石老先生的大红桃子?

      (九)八大山人的画风好在哪里?

      (十)不能欣赏大写意是不是单纯的欣赏水平低的问题?

      (十一)工笔画是否就意味着艺术性不强.或是缺少趣味?

      (十二)书法和绘画的关系?

      要求:一年一度返乡指导,经常能展出专家的作品。           
                                      
      会议结束后,求得先生同意,此提纲由我珍藏。 

  《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由徐悲鸿先生题写,黄宾虹先生撰序,积20年之阅历,博览群书,旁搜艺事。朝斯夕斯,日积月累而成书,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11月发行。此书问世后反响强烈,1962年7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再次出版发行。此次先生返乡带来新书十余部,题签后馈赠友好,于、赫二位先生各得一部。先生手持一部,上面记了不少勘误信息,随时将新发现的材料记下来,以备再版时刊谬补缺,可见大师对学问研究的痴迷与执著。

  春节在即.画家创作任务业已完成,我正为老师们收拾画具准备返程,这时赫先生送我一卷画说:给你几张画,学习参考用吧。又问味蕖先生给你画过没有?我说郭老师太忙,没好意思开口。当时先生正捆扎着笔帘子,冲我说:“英林太老实了,怎么就不说句话呢?这就画。”说着把毛笔取出,顺手拈了一张宣纸,未加思索提笔就画。长锋笔蘸朱砂率笔写出百合的花与苞,顺势一笔到底,一波三折写出花莛。选提笔濡花青飞笔扫出叶片,俯仰、聚散恰到好处,用线笔复勾出花、苞,朱砂点花瓣红斑,墨紫勾点花蕊略带动势,焦墨勾叶筋,淡墨大笔顺势略斜虚笔画出柱石,虚墨寿石与实笔彩花在视觉上产生强烈对比,最后用干笔焦墨穿插、交错补荆棘一束,使画面浑然成趣,落双款。“英林同学正属,壬寅岁晚味蕖写。”此幅可名为《百合寿石图》,大概是先生本年最后一幅作品,耗时约十分钟,时间虽短,精炼传神,韵味十足。

  1964年7月.人民美术出版社《现代花鸟画选》问世。画册选辑了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48位当代著名画家的优秀作品共70幅。郭先生代表作《大好春光》、《竹石萱花》两幅入选。当时的画册,彩页极少。该画册刊印了五幅彩版:一是蝴蝶花(齐白石);二是群鹭(李苦禅);三是松雉(王雪涛),四是大好春光(郭味蕖),封面、竹菊(潘天寿)。编者卢光照先生在《现代花鸟画一瞥(代序)》中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的,还有郭味蕖等人,郭近年来的花鸟画,试探着用泼墨与重彩、写意与工笔、没骨与双钩、山水与花卉、近景与远景等几种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创作,绘制出不少别有风格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形成了既秀雅且富丽,既宜远观又耐细瞧,既有魄力又很灵巧,既主体突出又境界深邃的效果。如他画的《大好春光》就是用几结合的办法绘制出来的一幅博得群众好评的作品……”由此可见,先生的艺术成就,在当代中国花鸟画界已呈脱颖之势。

  正当先生步入创作盛期,艺术实践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风暴雨,摧毁了先生精心营造起来的艺术王国。1971年12月21日是个风雨晦冥的日子,年仅63岁的一代国画大师带着满腹的遗憾离开了画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近40年,面对先生遗墨,回想在先生身边的时刻,恩师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为缅怀大师恩德,感念先生教诲,兹将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掌故、琐事梳理缀文,与画界同仁共勉。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花鸟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政协山东省委员、山东省当代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等)

返回>>

COPYRIGHT @2010 郭味蕖美术馆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西街1048号 电话:0536-8361134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