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潍坊广播电视报讲述郭氏家风 ·作者: ·发布人:管理员 ·日期:2018-3-9 潍城郭氏、临朐冯氏、潍城陈氏…潍坊这些名门世代兴旺靠家风日前,央视网公益短片《家风传承》,通过三个故事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家风传承”精神,也引发了市民对于家风问题的讨论。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起点。良好的家风,不仅延续着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而且也承载着中华民族重孝悌、奉廉洁、知礼仪、行善行的优秀文化积淀。 在潍坊,不少名门大家家风家训传承百年,仍在延续。潍城郭氏、潍城陈氏、临朐冯氏、安丘曹氏……几百年来,这些家族的后人以自己的高尚和坚持,塑造并传承着各自美好的家风:崇文尚教、忠厚孝悌、与人为善……这些代代传承的家风文化,也成为潍坊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脉。
家风:重文重教,兼济天下
说起老潍县“四大家族”之一的郭家,就不得不提起郭宅街。在潍坊,用姓氏命名的街道并不多,郭宅街的存在足见郭家在老潍县的影响力。而郭家的后人、郭味蕖美术馆馆长郭远航,把这种影响力解读为“文化的力量”,“这也是我们数百年家风的传承”。 原来,明清两代,郭家先后考取8名进士、20多名举人、200多名秀才,明代户部尚书郭尚友、清代山西布政使郭梦龄、直隶布政使郭熊飞都出自这个家族。因为读书人多,为官正直,清朝时期,林则徐还为郭家人写下了“经济博通言达于行,家庭和乐质有其文”的对联,用以赞誉郭氏家族“崇文重教、兼济天下”的优良传统。 “的确,郭家是教育世家,我们这一支18代都是读书人,每代都被赋予了诗书济世、报效国家的责任,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我的父亲。”郭远航告诉记者,他的爷爷郭味蕖、父亲郭绵孮、叔叔郭怡孮都是老师出身。他从小感受到最浓重的家风,就是每天都要读书学习。 “说到学习,就不得不提起我的爷爷。”郭远航告诉记者,1971年,郭味蕖先生从北京回到潍坊老家。那时身患重病的老先生已艰于站立行走,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每天读书写字作画。“归来画兴浓于酒,病起文心壮如雷”、“病起漫喜折钗股,兴来长怀双脊龙”……直到生命晚期,郭味蕖先生也从未间断创作,他用水墨画、对联表达着自己的心声。1971年农历正月十四,是郭味蕖先生生日。当天,他写下“比岳家军从天而降,如黄河水导海似归”的诗句,激励自己,提醒后人,“追求文化理想要像黄河之水奔腾不息”。 一直到现在,郭远航还牢记爷爷的话。虽非科班出身,但这些年,他一直在经营美术馆的同时读书、作画。“每一代人都不能虚度年华,家风、文脉需要传承,而这就是我们后人的使命。”郭远航说,他现在的使命就是把郭家这种文化氛围、诗书精神传承下去,“这应该也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精髓。”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