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第十六届年会在郭味蕖美术馆隆重召开 ·作者: ·发布人:管理员 ·日期:2011-10-29 注重文献搜集
增强文化自信 年会现场
陆俨少艺术院王漪院长 联会秘书长卢炘提出,当前文献征集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名家馆与名家家属的关系,名家馆与藏家的关系,名家馆与政府的关系,名家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家属要做到“三多”,多联系、多关心、多服务。捐赠形式多样,要考虑价值回报,避免重要文献流失。近期王个簃、周昌谷的大量资料流入拍卖市场,追寻取向不易,让人不安。如能及时沟通,名家家属事先把将出手的资料告知名家馆,结果就会顺利很多。 联会秘书长卢炘先生发言 文献资料诸如名家馆主的照片、艺术活动图文记载、与重要人物的交往、信扎、证书、奖章、著作、稿本、手稿等等,看来零零星星,汇聚起来却让人明了名人的成才之路,认识名家的历史贡献,对研究名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至关紧要。每一位书画大师都有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展读文献,能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认识,自然会对此肃然起敬,大大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如潘天寿关于“中国画人山花分科意见”和最后三首绝命诗的手稿、傅抱石关山月创作《江山如此多娇》大画的文献、徐悲鸿作历史巨作及重要活动资料、齐白石得世界和平奖、赖少其与鲁迅联系的信札手稿、黄宾虹的许多名人信札、陆维钊的《全清词稿》以及名人来往信札等等,每个馆都有叹为观止的文献资料。以此衬托他们杰出的书画创作,二十世纪美术史便会特别生动地得到展现,非常有意义,对研究美术、发展美术也贡献非凡。 “潍坊年会”上,赖少其艺术馆于在海馆长介绍了建馆六年来,多渠道、多元化、多方面搜集相关资料丰富馆藏的经验。他们不但与兄弟馆互通有无,而且通过北京、上海、安徽的人大、政协和文艺专业机构,甚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等与赖少其生平有关的单位个人广泛搜集,现已征集到近万件资料。他们的体会是:做好“亲属支持,收集计划,整理保管,合理运用,费用筹措”。他们的展览和出版物使观者感到震撼并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迪,从而发挥了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效能,进一步加强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文化艺术的综合教育。 赖少其艺术馆于在海馆长发言 陆昭徽教授重点介绍了陆维钊文献搜集的可喜成绩。譬如:“清人词目手稿”上世纪四十年代,先生在上海协助叶恭绰先生编纂《全清词钞》,当时收集到清代词家4000余,删掉了约四分之一,全部清人词目包括被删掉的词家,均保留在《清人词目》手稿中。叶恭绰先生来函五十一封也找到了。另有陆维钊《日寇金山卫登陆前后回忆记》记录了1937年夏,日寇金山卫登陆,当时他正好率全家避难到金山,亲眼目睹日寇一路烧杀抢掠的罪行,不忘国耻,永记家难,非常有教育意义。他们还搜集到许多胡士莹、王蘧常、施蛰存等信件。陆教授认为,“要依靠家属还要与收藏家配合。目前还比较容易,家属、先生生前好友有的还健在,有的子女还能联系到,拍卖价位相对还不高。”“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对研究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史、中国文化史、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状况都极有价值。” 陆昭徽教授发言 文献资料搜集向来是名家馆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几年不少馆的出版物既有装潢精美的书画集,也有内容丰富的生平传记和资料翔实的年谱长编,更有好几家馆编辑出版了洋洋大观的全集。但也有一些馆尚在苦苦搜集资料,正为被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散失的名人信札、手稿、照片而费尽精力,此刻大家都意识到搜集工作很重要,又非常不容易。会上大家畅谈文献资料搜集的重要性和意义。交流资料搜集如何筹集经费。如何与拍卖公司、文物公司、收藏家打交道,发挥他们的作用。进而如何整理、分类、管理、保护。如何做好复制,做好展览和出版。兄弟馆互通有无、群策群力,提供文献资料搜集的抢救性措施和建设性意见。
孙燕华女士发言
郭莫孮先生发言
与会代表集体为两位前辈默哀
展出开幕现场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撰稿:卢炘)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