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藏画
 
 
知鱼堂画廊
知鱼堂画廊
 
 
 美术馆之友
 开放时间
 门票
 办展指南
 地理位置
 
 
 
 友情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北京画院
 
 

·标题:中国文联副书记,文联副主席冯远先生在“大好春光--郭怡孮绘画展”上讲话
·作者:
·发布人:管理员
·日期:2011-5-31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远先生在

“大好春光——郭怡孮绘画展”上致辞

   

 

  尊敬的周铁农副委员长、马凯国务委员、郑万通副主席和郭怡孮先生:   

  郭怡孮“大好春光——花鸟画作品展”,集中展示了他近年来风格面貌更为鲜明的新作。作为当代中国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郭怡孮先生在他四五十年的从艺经历中,深入研究了花鸟画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不断有所拓展创新,创作了大量风格特色新颖的作品,同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青年人才。作为中国画学术带头人,他注重以学术引领创作研究,努力尝试变革水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兼容的花鸟画新形式的空间,各种新型的可能性。他的贡献和价值体现在于他适度弱化了约定俗成的水墨画程式,强化了色彩在视觉图式中的主体功能,甚至尝试以色代墨,凸现了中国画色彩在水墨材质应用中的独特性,而且越趋晚进,他的作品更适宜在水墨渲淡为尚的画面中大胆引入了一派明媚璀璨的阳光。

  郭怡孮先生幼承家学,早年从沿袭传统入手,先工后写,后又兼工带写,工中求写。中年以后交替运用传统水墨画重彩、线描填彩、没骨渲染等技术手段,并且有意识的根据画面的意境和审美需求重新组织形式结构,营造不同样式的视觉图式。他当然深知鲜丽的色彩大面积的引入可能造成既有的中国画审美效应的变异,和使作品品评取向带来的颠覆性后果。但是他义无反顾地张扬色彩,正是因为在他古稀之年的笔下,作为五色之母的中国画玄色也许无法体现出他眼中的自然界生气勃勃的生命原色。正是渲淡之极,在乎绚烂的理念,趋使他沉迷于色彩的魅力,施加于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影响所在和变革路径选择之一。
   

   郭怡孮先生崇尚大,以精微见宏深,以尺股见广宇,他崇尚大花鸟更多的在于关乎形而上的生命、情感、文化内涵和时代风格。因而他有“折枝进入,进而丛生,漫生的,而后出入于满幅布局的花香深处,花之色彩交响。并由此物我两忘,写心写意,经由他与自然沟通的心灵管道达到技近乎道,追求花的生命唯一,技艺为二。不能不说这是郭怡孮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剑走偏锋,追求极致的一种智慧与胆略,而且成果丰硕,可感可佩、可喜可贺,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对郭怡孮先生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的祝贺。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设问,如果说中国绘画在宋元明时代分别曾经抵达了峰巅境界的话,那么一千年以后的我们,或者百年以后的未来我们将如何持守中国艺术的笔墨和文化底线,在有限的艺术空间之中我们还能添加多少属于我们和未来时代的创新成果和智慧贡献呢?
  

  传统确实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但是在多样化繁荣发展的当下,任何经典都只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模式和可供学习的参照经验,它不能,也难以制约和预设一条中国画艺术未来发展之路。没有这样的历史文化眼光和国际的艺术视野,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包容雅量和精彩,我们将周而复始的陷入那些永久性关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各种主题理论的纠结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寄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画家,尤其是青年才俊努力实践去扩展中国画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充满个性的风格面貌。更有意思的是,在即将建党90周年之际,郭怡孮先生“大好春光”的画展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个鼓励创新变革的伟大时代和中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文艺百花齐放的大好春光,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个大好春光,关注生活,努力创作,为时代留下我们应有的一份贡献。
    

   祝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返回>>

COPYRIGHT @2010 郭味蕖美术馆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西街1048号 电话:0536-8361134 邮编:261011